(1997年3月20日 国经贸﹝1997﹞147号)
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,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,深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,激发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、参加企业管理、改进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自觉、扎实、健康、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小组(以下简称QC小组)活动,不断提高产品、运输、工程、服务的质量和企业竞争能力,特就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提出如下意见。
一、进一步提高开展QC小组活动的自觉性
1.凡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,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、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,以改进质量、降低消耗、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,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,可统称为QC小组。
2.QC小组活动是企业的自觉行为。要以质取胜,需靠全员的共同努力,而QC小组是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改进的有效形式。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,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,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,因此,希望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,热情支持,积极引导,并作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来抓;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主动会同科协、工会、共青团等组织,广泛发动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,并做好指导、帮助、推进工作;QC小组要与行政班组、工会小组紧密结合;同时QC小组活动要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提高职工思想政治和技术业务素质、企业文化建设、班组建设、技术革新、合理化建议,以及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和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紧密结合起来。
3.各级质量管理协会应会同科协、工会、共青团组织,按照《质量振兴纲要》“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,尊重群众首创精神”的要求,做好QC小组活动的指导、推进和表彰工作。
二、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
1.QC小组的组建要从实际出发,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组织等多种方式,可以在本班组、车间(部门)组建,也可以跨班组、车间(部门)组建。其主要类型有“现场型”、“攻关型”、“管理型”、“服务型”小组,企业可因地制宜,选择类型,开展活动。为了体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,可着重发展以工人为主体的生产、施工、服务“现场型”和“服务型”小组,同时组织有技术人员参加的科技开发型的小组,提倡工人、技术人员、管理干部三结合。为便于自主地开展现场改善活动,小组人数一般以3至10人为宜。
2.小组成立并确定活动课题后,可向所在车间(部门)登记注册,由车间(部门)汇总报送企业质量管理部门,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要把每年QC小组活动情况及时报送所在地区质量管理协会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,做好服务推进工作。
3.各级质协和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日常推进工作。建议企业各级领导和质量管理部门,定期召开QC小组长联席会,介绍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,提出课题和任务。QC小组活动经费由所在企业妥善解决。
4.对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的QC小组,希望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热心帮助;对停止活动持续半年的QC小组予以注销。
三、切实搞好QC小组活动和教育工作
1.鼓励QC小组根据企业和本部门的方针目标,从调查分析本岗位、班组、车间(部门)的现状入手,围绕提高质量、降低消耗、改善管理、班组建设、提高效率、安全生产、科技开发、文明经商、优质服务、优质工程、增加效益、提高人的素质、创建心情舒畅与团结奋进的集体和整洁文明的场所等方面选择课题。为有利于取得活动成果,选择课题可采取小组自选的方法,也可采取车间(部门)推荐,领导指定或招标、承包的方法。小组选择课题不宜过大,宜选择身边的、力所能及的课题,力求时间短、见效快。完成课题后,再选择新的课题,并及时向企业有关车间(部门)备案。
2.鼓励QC小组集思广议,分工负责,按“计划、实施、检查、处理”工作程序开展活动,做到现状清楚,目标明确,对策具体,方法得当,措施落实,责任到人,并及时检查、总结。
3.倡导QC小组活动讲求实效、生动活泼,发扬求实、创新、协作、奉献的精神,不断学习、借鉴、消化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,努力做到专业技术、管理技术相结合,并根据实际需要,恰当应用统计工具和其它科学方法。
4.建议企业各级领导要为QC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,创造良好的环境,鼓励QC小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。QC小组集体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,活动时间由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自行安排,所在车间(部门)给予支持,提供开展活动所用的工位器具和活动场所。
5.鼓励QC小组如实做了活动记录,包括活动课题、现状分析、对策措施、实施情况、数据处理及出席人员等内容,企业可根据需要,统一记录的格式。
6.支持QC小组对取得的成果制订巩固措施,对涉及技术、管理、工作标准等变更的成果,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及时做好认证、审批工作。
7.为了加强各企业、各地区、各行业之间的横向交流,推动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蓬勃发展,提倡在中心城市组建QC小组联谊会,围绕QC小组的学术研究、咨询诊断、经验交流、QC小组文化等开展活动;同时,有条件的地区、部门也可有组织地开展“杯赛”、“联谊赛”等活动。
8.为了与国际接轨,建议企业把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GB/T19000一ISO9000族标准基本内容列为职工“应知应会”内容之一,纳入职工教育计划,质量管理部门根据小组成员的文化程度、技术水平,提出分层次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,由企业的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。
9.质量管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:提高质量意识、问题意识、改进意识、参与意识、市场意识、竞争意识、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、GB/T19000一ISO9000族标准;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;QC小组活动程序、方法、常用的数理统计工具和其他科学方法及必要的技术业务。
10.建议企业根据实际需要,对QC小组组长、骨干、成员不断地进行分层次的深化教育。教育培训时间每年由企业安排。培训教育的考核成绩存入职工技术档案,作为技术考核的依据。
四、认真组织QC小组活动经验交流和成果发表
1.各级质协、科协、工会、共青团,要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,定期召开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会。积极热情为企业做好服务。成果发表会应以交流经验、共同提高为主要目的,坚持择优分类、少而精的原则。发表层次:基层发表(车间、企业);省、市、区和行业代表会发表;全国发表(全国代表大会);根据不同层次,提出不同要求。在本企业发表时,可省略共性的步骤,突出体现小组特色和成果的关键内容。提倡在现场采用“一张纸”、“一块板”的发表方式。发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,不拘一格,提倡图表化,避免模式化;务求简化、求实、有效。
2.成果发表后,要坚持听众提问、发表人答疑的方法,加强沟通研讨;最后主持人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,予以评价,注意正确导向,鼓励全员参与和提倡“小、实、活、新”的成果。
3.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,对QC小组活动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、推广运用,并可进行成果有偿转让。
4.各级质协和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可编印以QC小组为主要对象的教材和成果汇编资料,QC小组应优先获得这些教材和资料,并优先安排QC小组骨干参加有关的学习和国内外交流活动。
五、表彰与奖励
1.各级质协、科协、工会、共青团和质量管理主管部门,每年应组织一次优秀QC小组评选 和表彰活动。企业推荐的优秀QC小组可采取活动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,并以活动评价为主的原则。活动评价应将QC小组活动经常性、持久性、全员性、科学性作为主要依据。要激励广大职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,对以工人为主体的“现场型”、“服务型”的QC小组,在同等条件下,应优先评选为优秀QC小组。
2.QC小组取得的物质成果、精神成果,要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会同财务、技术、政工等有关部门确认。
3.对优秀QC小组、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和优秀领导者,可给予优先参加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。
4.获得各级优秀QC小组称号的小组,由批准单位颁发奖状和证书。企业应根据优秀QC小组的等级分别给予相应的荣誉奖和物质奖励。
5.企业对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,围绕提高质量,降低消耗或提高管理水平,改善作业环境,增进效益等方面取得成果的优秀QC小组成员,应颁发同等级的科技成果证书,并按国家有关科技成果奖新修改的规定给予奖励。
6.各地区质协、科协、工会、共青团和各部门质协,可组织评选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优秀推进者和卓越领导者,并给予表彰与奖励。
7.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有权监督本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的执行。
对弄虚作假,骗取荣誉者,由批准单位撤销其荣誉称号,并追回奖金,情节严重者要给予批评通报,直至处分。
六、狠抓落实,持之以恒
各地区、各部门可结合具体情况,拟定措施,狠抓落实使QC小组活动更广泛、更深入、更扎实地开展起来,更自觉、更有效、更持久地坚持下去。
以上意见,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。